目前分類:W5500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SMTP簡介

SMTP 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 簡單郵件傳輸協議,它是一組用於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傳送郵件的規則,由它來控制信件的中轉方式。那我們來剖析一下平時發送電子郵件的整個過程,如圖 1 所示:

SMTP1

郵件發送過程示意圖

我們可以看到SMTP 協議是發送過程中所使用的協議,我們這次用W5500 (全硬件TCP/IP 協議棧網絡芯片)給大家模擬演示的僅是圖中的第一部分,發信人向郵件服務器發送請求的過程。

SMTP TCP 協議25 端口監聽連續請求。SMTP 連接和發送過程:

、建立TCP 連接。

客戶端發送HELO 命令以標識發件人自己的身份,然後客戶端發送MAIL 命令;服務器端正希望以OK 作為響應,表明準備接收。

WIZnet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基於W5500的實時遠程溫濕度監控系統

工具:物聯網雲平台Yeelink DHT11溫濕度傳感器W5500EVB

編譯環境:Keil4

目的:通過以太網實時監控遠程某個位置的溫度和濕度

在W5500EVB端連接DHT11溫濕度傳感器,並實時讀取溫度和濕度;通過W5500與網絡連接,並與物聯網雲平台Yeelink中添加設備建立連接;之後系統會將讀取的溫度和濕度上傳到物聯網雲平台Yeelink,這樣就可以隨時通過網絡觀察溫度和濕度變化。物聯網雲平台Yeelink還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手機,登陸Yeelink賬號,也可以隨時隨地的觀察溫度和濕度的變化。

一、物聯網雲平台Yeelink

Yeelink是一個免費的雲平台,旨在利用無線網絡、開源硬件和軟件,智能手機和App共同打造一個家庭智能中心。圖1為Yeelink雲平台首頁截圖。點擊“快速開始”,我們可以註冊一個賬號,登陸後,可以添加自己的設備和傳感器。它將復雜的傳感器以極簡的方式組到同一個網絡內,可滿足智能家居的各種需求。通過Yeelink提供的數據接口,用戶可以把自己的傳感器通過互聯網接入Yeelink雲平台,從而實現隨時隨地獲取傳感器數據,為一些智能家居設備接入互聯網提供了雲平台支持。(http://www.yeelink.net)

WIZnet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基於W5500的NetBIOS應用實例

已刊登在《無線電》2月刊

一實例背景

最近一個做智能家居的朋友面臨這樣的一個煩惱,他想讓用戶通過智能手機在家裡方便地控製家居設備,又想讓用戶免除下載安裝App 的麻煩,通過瀏覽器直接打開設備內嵌的網頁便可實現控制。但是設備的IP 地址都是通過家裡的路由器自動獲得的,設備上又沒有屏幕來顯示其IP 地址。問我有沒有辦法不輸入IP 地址來實現瀏覽器訪問該設備網頁的辦法,就是類似DNS 之類,但是無需連外網,只在家庭網絡內能訪問即可。

這使我想起一個古老的協議,NetBIOS(Network Basic Input/Output System) 這個在上世紀80 年代由IBM 開發的協議,主要用於數十台左右計算機組成的小型局域網,該協議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把計算機名稱解析為相應IP 地址。如果每個設備有一個固定名字,在實現了NetBIOS 的前提下,用戶在瀏覽器裡輸入該設備的名字,然後通過NetBIOS 解析,便可實現訪問該設備網頁的這個功能了。而且NetBIOS 佔用系統資源少,在單片機上運行不成問題。於是推薦這個朋友在他的設備上實現了NetBIOS 協議,解決了他的煩惱。

除了 ​​智能家居,在當下物聯網時代,想必還有其他應用也會遇到類似問題,就拿手頭的WIZnet-W5500 評估板實現了一下NetBIOS ,希望能對做網絡設備開發的朋友有所幫助。在用W5500 實現之前,我們還是先在PC 上看一下NetBIOS 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。

NetBIOS 協議

我們知道在DOS 命令下可以通過PING 主機名獲得另外一台電腦的IP 地址,實際上就是通過NETBIOS 進行的。Windows 操作系統中,默認情況下在安裝TCP/IP 協議後會自動安裝NetBIOS 查看方法如下:本地連接屬性的中“高級TCP/IP 設置”窗口中選擇“WINS ”選項卡,在“ NetBIOS 設置”區域中就可以設置相應的NetBIOS ,如圖

WIZnet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無線電易讀版]基於STM32和W5500的UPnP自動端口映射功能實現

文章開始之前讓我們設想下面的幾個情形:我們在辦公室內就能訪問到生產車間的網絡攝像機,而無需到監控室查看生產情況;在下班之前,或在回去的路上,就可以先打開家裡的空調器和廚房設備,等進入家門,立刻就是一個溫度宜人的環境――廚房裡的飯也做好了;我們想在電視機上回味一下幾天前在景區拍的照片,把相機或者DV 聯網就可以了,無需再去拷貝。工作生活都如此方便,將是一個很愜意的事情。

實現這些場景的網絡設備都要基於一種叫端口映射的網絡技術。端口映射就是路由器將外網某一個端口與內網中某個設備的IP 地址和端口號建立起一一對應關係。內網主動訪問外網時,路由器主動建立了映射關係,內外網間就可以通信。但是外網要主動訪問內網是不可行的,因為不知道內網的設備IP 和端口,只能和路由器外網通信。路由器可以進行手動配置端口映射,但是便攜式設備經常移動,內網的IP 地址也是不是固定的,每次使用都要手動配置路由器顯然是個麻煩的事情。本文就為你講解如何使用UPnP 協議實現網絡設備自動配置路由器進行端口映射。

一、UPnP 協議簡介

UPnP Universal Plug and Play ,即插即用)是各種各樣的智能設備、無線設備和個人電腦等實現遍布全球的對等網絡連接(P2P )的結構。使用UPnP達到的效果是任何設備一旦連接上網絡,所有在網絡上的設備馬上就能知道有新設備加入,這些設備彼此之間能互相通信,更能直接使用或者控制它,一切都不需要人工設置。

1.1 UPnP 結構

服務、設備和控制點是UPnP 網絡的基本組件,如圖

 圖片1

WIZnet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基於W5500的嵌入式SNMP代理端實現

一 實驗背景

最近一個做焊接設備的朋友想在焊機上添加監控的新功能,實時獲取焊機的溫度、功耗等參數,還可簡單控制,實現對集群焊接設備的網絡化管理。而這個朋友不想在開發管理系統上花太多精力,想找一個開源的管理軟件來實現他的需求。這讓我想到了簡單郵件管理協議SNMP,它生來就是為搞網絡管理服務的。能廣泛兼容各網絡設備,一經推出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支持,幾乎所有的網絡設備生產廠家都實現了對SNMP的支持,大多數網絡管理系統和平台也都是基於SNMP的。事實上,目前SNMP已成為網絡管理領域中的工業標準,我國國家廣電總局就要求通信領域的標準網絡設備都必須支持SNMP協議。SNMP代理端實際佔用系統資源少,在單片機上運行是沒有問題的。於是我想到用手頭的WIZnet-W5500評估板實現了SNMP代理端,給他提供一個參考。

二 SNMP基礎普及

 

在實現SNMP代理端之前,我們先了解一下SNMP的基本知識。管理系統中就要有管理者和被管​​理者,網管協議定義它為管理站和代理端,它們通過管理信息庫MIB進行接口統一,實現數據的通信。

MIB可以認為是一個被管理對象的集合,每個對象規定了能夠被管理進程查詢和設置的信息,同時都有自己的名字我們稱之為對象標識符,簡稱OID,它的命名方法跟DNS樹形結構命名類似,通過OID就能知道這個設備所屬的領域和廠家,如MIB中有一個節點{1.3.6.1.4.1},即enterprises,代表企業,它以下的節點都為企業型的。如IBM為{1.3.6.1.4.1.2},Cisco為{1.3.6.1.4.1.9}等。任何一個公司、學校只要用電子郵件發往iana-mib@isi.edu進行申請即可獲得一個結點名。這樣就可以定義自己的產品的OID,使它能用SNMP進行管理。

為了操作管理數據庫MIB,如圖1所示:SNMP規定了5種協議SNMP報文,用來在管理進程和代理之間的交換。1 get-request;2 get-next-request;3 set-request;4 get-response;5trap。前面的3種操作是由管理進程向代理進程發出的get/set操作,雙方都使用UDP161端口。第4個是對前三種操作的回應,用UDP161端口,第5個代理進程主動發出的報文,通知管理進程有某些事情發生,使用UDP162端口。

圖1五中報文1 SNMP5種報文操作

圖2是封裝成UDP數據報的5種操作的SNMP報文格式。可見一個SNMP報文共有三個部分組成,即公共SNMP首部、get/set首部或trap首部、變量綁定。

WIZnet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